在中国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中,重庆可能是最有特点的城市。乡村中有都市,都市中有乡村,这不仅在中国是独特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唯一的。
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城,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全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在总人口3043万人中,城市人口800多万。她,承东启西,兼得长江沿江地区和西南地区开发之利;她,有丰富的天然气、矿产资源、淡水及水能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三峡旅游资源;她,还有市场容量巨大,科技教育力量雄厚,工业固定资产存量大,物质技术基础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优势。
重庆作为直辖市已两年了,这两年怎么样?记者在春风荡漾的五月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山城。所见所闻,令人耳目一新。
直辖后的新重庆,该如何发展自己呢?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战略。一时间,这座位于长江上游的大城市,不尽财源滚滚来。市委书记张德邻向记者自豪地摆出了这么一组数字:
1997年重庆市外资较1996年增加了103%;1998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又比历史辉煌的1997年增长12%。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的重庆,今年一季度外资投资额又增了133.8%。重庆市成为今年全国外商投资增长最快的五个省市之一。深处内陆的重庆第一次站到了东南沿海的明星城市深圳之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重庆市工业实现了增加值51.46亿元,同比增加14.94%,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4月28日—5月2日,重庆市成功举办了’99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据组委会项目组通报,这次投资贸易洽谈会签订投资项目合同、协议和意向性协议共163个,总投资222亿元,协议引进外资11.8亿美元,内资35.1亿元。这批签约项目中,合同项目74个,引进外资5.8亿美元;正式协议项目34个,引进外资2.57亿美元。
贸洽会结束了,但在重庆最热闹的朝天门广场的人流依然有增无减……
望着关注贸洽会的人群,不禁让记者想起前来参会的“荣事达”老总的一句话:“一个从市民到市长都如此渴求发展的城市,必将成为未来内陆城市发展的样板。”
贸洽会的盛况,也让记者想起直辖市刚刚挂牌之时,一阵欢天喜地之后,从出租汽车司机到下岗工人都在问:直辖的机遇在哪里?我们怎样搭上这趟历史的“幸运号”班车?
聪明的重庆人向世界喊出了“你发财,我发展”的口号。修好“跑道”,招商引资,使这块有“直辖”招牌的热土地,成为投资者的乐园。
中国石化行业最大的合资项目——英国的BP公司与川维厂合资,投资21亿元人民币生产醋酸的项目已建成;重庆变压器与世界五百强之一的瑞士ABB公司合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大型变压器,使重庆的变压器生产技术迅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三峡工程配套服务方面,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还有,世界最大的医疗企业英国葛阑素威康乐品等合资项目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世界著名的通信企业爱立信、诺基亚等都在重庆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到目前为止,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就有近40家与重庆展开了合作。
外资的大量投入,有力地推动了重庆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冶金、医疗、化工和机械、建材、轻工、食品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拳头产品和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在汽车、摩托车行业的合资,带动组建相关合资企业50余家,促使重庆形成了(两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企业400家的汽车工业体系,已使这一产业成为重庆的第一支柱产业,与上海、一汽、二汽并列全国汽车工业四强。
对于重庆市的首要战略任务——“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张德邻书记时刻不敢忘记。他认为:重庆与上海等特大城市不同,其幅员面积广阔贫穷,经济条件差,基础弱;也不像沿海城市,以其地利,能凭三资企业带动经济发展。
针对重庆特殊条件,张德邻认为:新重庆发展的难点在工业,重点也在工业。重庆只有盘活实力强大、基础雄厚、人才富集的工矿企业,依托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依靠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搞活的区域经济,才能真正使重庆社会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才能确保完成中央赋予新重庆的三大历史任务。
他一再强调,位处内陆的新重庆,只有轻重工业重振雄风,产品的极大丰富和适销对路,才能带动商业的极大繁荣,才能凭借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使重庆成为中国西部物质商品大流通的交汇点。这样,重庆的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才有根基;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带农村的艰巨任务,确保重庆的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重庆拥有西南最大的几大商业机构,直辖后又建成了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和沙坪商业广场,其中解放碑购物广场是全国最大的商业步行广场,拥有商业网点2000多个,去年实现销售总额90多亿元。
为了强化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的城市功能,重庆正在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二十一世纪的新重庆,到底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图画呢?张德邻书记向我们娓娓道来。
曾被人讥笑为“中国最大的县城”的重庆,虽然目前的“多中心,组团式”结构治理特别艰难,但是这种城镇体系特别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且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到2020年,重庆主城将发展到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370万;都市圈2500平方公里,人口162万;并且形成以都市圈为核心,万州、涪陵、黔江等地区城市中心的网络式城镇体系。
当然,这枯燥的数字中,必须要有山、有水、有绿色,有优美舒适的环境。重庆市政府强调环境的塑造,要充分发挥重庆特有的沿江靠山特征,有效利用两江水际线,建立亲水空间,留出重要的视角通廊和绿色通廊,不断提高“光彩工程”质量,丰富城市夜间景观,充分体现山城和江城的特色。
重庆人说,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交通、供水供电、市政管理等综合城市功能非常重要,法制、语言、社会治安等因素也同样重要,但进入经济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环境质量却是至关重要的。环境污染极端恶化的城市,没有人气的城市,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位处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水污染治理,空气污染的治理,现在都在作为大事来抓。今年将新增10万户天然气用户,还将取缔燃煤锅炉,解决市区的水泥厂搬迁等等。
与此同时,重庆市范围内还要解决水土流失,加快沿江防护森林建设及城市绿化美化,不仅所有森林砍伐要停止,而且工人们都转向培植树苗树种上,以尽快绿化新重庆。最近,连远在德国、日本和香港的朋友,以及共青团中央等机关,都来到了重庆植树造林,参与重庆的生态保护。相信通过他们和海内外朋友的共同努力,重庆的生态环境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实现把重庆建成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高度统一的现代化大都市宏伟目标!
市民们积极参与未来城市的设计与规划,也以从未有的热情支持政府行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是搬迁和安置。但像袁家岗立交桥、嘉陵江黄花园大桥等拆迁,在群众的支持下,都圆满完成;人民广场、朝天门广场、解放碑购物广场等系列大型公益项目,在群众纷纷捐钱捐物中,迅速完工。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上海,21世纪看重庆。”重庆市民热情参与新重庆的建设,一个更新更美的新重庆,正在长江上游乘风破浪、朝气蓬勃地驶向新世纪。